
视频:东北,又画了一个圈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日,从吉林传来一则消息:《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收到国家发改委的回复函。
这意味着继沉阳都市圈之后,东北第二个国家级都市圈诞生。
从沉阳到长春,时隔两年,国家层面重新批准东北国家级都市圈。它发出什么样的信号?
资料图:吉林省长春市
大都市区堪称区域经济的最大公约数。
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表明,经济发展往往以都市圈为载体。美国纽约都市区、北美五大湖都市区、日本东京都市区也类似。
城市c的发展都市圈内的光彩破坏了以往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管理体制。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公共服务融合,更大规模地配置资源,从而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我国城镇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从成渝地区到长江中游、中原地区,都市圈和城市群成为区域竞争的主要形式。
东北地区显然也不例外。
郎朗“共和国长子”,东北经历过辉煌和痛苦。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事关整个北方地区的发展格局。
在此背景下,利用都市圈带动区域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2023 年,沉阳都市圈获批,成为全国第九个、东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城市。如今,长春都市圈也紧随其后加入国家队,东北地区双圈联动格局初见端倪。
与沉阳都市圈不同,长春都市圈有其独特的优势。沉阳都市圈以沉阳为中心,覆盖鞍山、抚顺等众多老工业城市。规模较大,更注重城市间的合作。
长春都市圈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长春“只是一座城市”的事实,通过主要城市的辐射带动吉林省的发展。
毕竟长春占吉林省GDP的50%以上,是典型的“省级强市”。建设以长春为核心的都市圈是现实之举,也是正确选择。当然,长春都市圈不仅仅是长春市的一个城市。
根据目前规划,长春都市圈将以长春市为核心,由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组成。规划面积约2.9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210万。构建“一个中心、三组团、五带、一条走廊”的“1351”城区空间布局。
很多人可能会问,吉林省不大,有9个地级行政区。长春都市圈面积占吉林省近一半的地市。繁荣的信心在哪里?
产业是一个绕不开的关键词。只有实业,才能积名立业,才有繁荣的基础。长春现代化城镇建设离不开产业协调发展。
例如,长春是中国汽车的摇篮工业和一汽集团所在地。尽管面临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但规模大、产业链完整的汽车产业仍然是长春乃至吉林的主要市场。
长春都市圈四平市围绕汽车产业链,主动与一汽等整车厂对接,带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
此外,长春还拥有多个国家级平台: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长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春国家农业高新区……
这些平台为长春都市圈建设提供了更多政策想象空间。
从沉阳到长春,东北为何分属两大都市圈?
一方面是基于现实的考虑。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基础和实力最好的领域通过大都市区测试潜力并最大化利益。
另一方面,也是对国家战略的回应。 《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还围绕东北地区协调发展,以长春、哈尔滨、沉阳、大连为战略支点,打造集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创新科技、冰雪文化和旅游为一体的南北产业合作和开放合作走廊。
《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东北振兴重点领域取得新成果。重要的是初步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城市群、都市圈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沉阳、长春都市圈已获批。 WHO会是东北下一个都市区吗?
(《三里河》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