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10月14日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流通改革成果。 “十四五”期间,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足,总体运行良好。五年来,人均粮食拥有量比“十三五”末期增加25公斤,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4万公斤粮食安全线。粮食基本自给,口粮基本实现安全。 “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流通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从设施条件看,全国普通粮食仓库总存储能力全国突破7.3亿吨,比“十三五”末增加5800万吨。高标准粮食容量逐年增加,低温、准低温库容达到2.2亿吨,比“十三五”期末增加7000万吨。从产业发展看,随着优质粮食工程的深入实施,2024年全国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将突破4万亿元。同时,粮食储备体系更加完善,各级监管资源更加充裕,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36个大中城市精炼粮油储备继续保障市场供应15天以上,其他城市也保持一定量的成品粮n 和石油储量。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新表示,应急粮食供应量已从4.3万份增加到5.9万份。依托这些网点,成品粮油日供应能力由106万吨增加到167万吨,增长57%。我们的紧急支援能力很强,我们的人民可以放心。我国在粮食流通领域节约减损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10月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在粮食流通领域节约减损方面取得了惊人成效。近三年,粮食仓储、运输、加工等环节年均损失达d 约占粮食年产量的2%。 “十四五”期间,我国粮食节约减损体系更加完善,对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统一部署。失粮储浅度也较好。农民粮食储存方面,在全国粮食主产县设立了多个收获后服务中心,主要提供粮食烘干、清理、收储等服务。粮库储粮方面,积极推进现有仓库升级改造和效能提升。粮食仓储管理正从安全储粮、减损降耗转向绿色优质仓储、保质保鲜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秦玉云,表示,近年来,经过各领域有关各方共同努力,粮食流通领域节约减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据调查测算,近三年粮食储存、加工、运输等环节平均每年损失约占全年粮食产量的2%左右。从粮食储存损失来看,农民粮食损失率约为3%,比10年前下降了5个百分点。粮食储粮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主要是水分减少、杂质等自然损失。从粮食运输损失来看,损失率降低至0.8‰;粮食加工损失方面,损失率降低至0.8%。在“十四五”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呈现新态势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呈现出规模与效益齐头并进的新态势。 2021年以来,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实施绿色粮食、优质品牌、质量监测、机械装备、应急保障能力、健康消费节约减损六大提升行动。截至2025年9月,地方财政已安排财政资金462亿元,鼓励社会投资超过840亿元,实施项目8400多个,粮食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2025年起,启动粮食流通提质增效工程。聚焦粮食大事主产区县,重点抓好粮食物流、加工、品牌建设、节约减损、产后服务等,支持地方政府弥补粮食流通短板,做强县域粮食产业经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钱毅表示,2025年,首批支持40个粮食主产县实施270多个项目,带动总投资近100亿元。同时,“两个讲”和“新照明”政策为粮食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5年支持的项目全部进入实施阶段。 “十四五”卡报告·临市人民安全我国是农业大国,聚焦农业固本是人民安全的基础和关键对国家的治理。 “十四五”末,我国农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公斤新台阶,到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一组组生动的数据表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保持了稳定发展、提高的良好势头。 “十四五规划”框架提出,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质量导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十四五”期间,我国粮食安全基础全面夯实,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公斤以上。 2024年全球产量将达到1.4万亿斤新水平首次,较2020年增加740亿斤。在大粮食理念指导下,粮食、肉类、坚果、蔬菜、茶叶、水果等产量超过14亿中国人吃上更安全的饭碗、更丰富的餐桌。从东北黑土到黄淮海、长江流域主产区,我国坚持用现代科技兴农。累计建成高标准农场超过10亿公顷,农作物种植收获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良种作物覆盖率超过96%。丰收不仅是田间的喜讯,也是民生福祉的改善。 “十四五”期间,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超过464万公里,建成多条工业公路、旅游公路。新疆奇台县依托万公顷土地金浪麦浪连接A级旅游景区和农业示范场所,形成一个村庄、一个特色的发展格局。湖北利川夏季平均气温22℃左右,当地将积极开展暑期乡村度假和乡村休闲活动。发展旅游业,发展产业体系,富农富民。农村人居环境显着改善,全国14万个村庄实现绿化美化。农村电商、直播等一批新业态不断涌现。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从2020年的17131元增长到2024年的23119元,年均增长近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