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破禁区和国防线的无人机——国家安全常见案例分析(五) 近年来,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灾害救援、环境监测、航拍等领域,成为我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工具。但一些组织和个人无视相关禁飞法规,利用无人机进行非法航测测绘活动,对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近日,因非法转包未获批准,国家安全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人利用无人机对某敏感地点周边进行监视测绘工作。经查,某测绘公司在承接山地测绘项目后,将工程非法分包给另一测绘公司。赵测量员接到公司的工作后吴某没有主动了解项目场地周边情况,也没有办理报批手续,就直接带着无人机前往现场进行测绘工作。在测绘过程中,无人机飞越现场周边敏感目标,捕获了大量敏感信息。调查发现,周某拍摄了数百张土地、道路交通、围栏防护、房屋、车辆等敏感区域的高清照片,其存储图像的笔记本电脑含有大量病毒,存在数据泄露风险。经识别后,这些图像涉及机密、秘密级别的军事秘密。大量敏感信息被外国情报机构获取后可被分析识别,给我军安全带来重大隐患。在国保警察的警告教育下周警官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将存储的机密照片彻底删除。庆幸的是,经过专业部门审核,这批照片并未泄露。此后,国家安全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纠正测绘领域违法转包测绘业务专项行动,以该案为鉴,进一步规范行业秩序,筑牢安全屏障。国家安全局提醒,《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第十七条规定,禁止对军事禁区进行摄影、摄像、录音、勘察、测量、定位、描述和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中标测绘单位应当不得将测绘项目转让给他人。 《无人机飞行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使用民用无人机从事测绘监视活动的单位,依法取得测绘资质证书后,方可从事测绘活动;组织航空公司飞行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在航班起飞前一天12:00之前向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提出飞行活动申请;禁止利用无人机非法拍摄军事设施、军工设施或者其他保密区域以及非法获取的国家秘密,或者向其他国家非法提供数据信息。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如果广大群众发现无人机被用来非法拍照如发现我国重点敏感区域、军事目标、装备设施等可疑迹象举报,请立即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热线、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安全微信公众号举报渠道或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