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亿,央行加码,继续做6个月逆回购
人民网北京11月17日电(记者 黄盛)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此前发布的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招标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11月17日,央行将采用固定数量、利率竞价、多次竞价中标的方式开展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为期6个月(182 天)。据介绍,今年11月,6个月期逆回购到期金额为3000亿元,期间逆回购买入金额增至5000亿元。此前央行也曾实施过等额3个月期逆回购。还有一项将于11月到期的9000亿元人民币中期借贷便利(MLF)。给大家介绍一下,目前央行通常会制定一个中长期资金投资模式,每月5号左右进行3个月期逆回购操作,15号左右进行6个月期逆回购操作,25号左右进行MLF操作。近日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三季度逆回购和MLF操作合计净投资1.5万亿元,为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足奠定了基础,也有利于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 《报告》还表示,下一阶段央行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们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同时继续完善财政政策框架,加强财政政策执行和落实。保持流动性充足,匹配增长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和物价总水平相适应,继续营造适宜的财政金融环境。在《报告》明确货币政策方向的背景下,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央行持续更大规模的购买也发出了货币政策工具量持续增加的信号,表明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宽松,有利于稳增长、稳预期。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告诉记者,10月份5000亿元新金融工具的发行已经完成。在带动当月承诺贷款增加后,还将带动支持性中长期贷款的快速释放。此外,11月份银行同业存单到期量也大幅增加。上述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这就需要央行提供流动性支持。 11月份逆回购增量符合预期。这也是央行连续第6个月通过购买逆回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且增量规模持续扩大。这有利于保持资金状况相对稳定充裕,更好支持国债发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信贷力度。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11月份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规模为9000亿元,本月净买断逆回购的增量也将用于缓解MLF继续投放的压力。 “今年以来,央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维持经济平稳运行。既要流动性‘适度宽松’,又要‘不溢不溢’。”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斌表示,后续随着年内稳增长、强财政的要求不断增强,货币政策协调性将进一步加强,资金面有望有所放松。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购买式逆回购与常规式逆回购在市场主要调控机制上存在差异。前者是央行向主要交易商购买债券并持有至到期,并可自由处置(如再融资、卖空),可以增强市场流动性深度,增加债券流动性,缓解“资产荒”压力;后者冻结债券作为抵押品,所有权仍归金融机构以债券借款。保证到期还本付息,不改变债券市场供求结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与10月27日央行正式恢复国债购售操作形成政策合力,其作用不是单点刺激,而是通过系统稳定流动性预期和中央利率,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
